產(chǎn)品名稱 |
樹樁月季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早期的育種家知道將某一品種和其它品種種植在一起,對后代產(chǎn)生很大影響,同時他們保留了不少母本和新品種產(chǎn)生的資料,使我們夠確認一些品種的演化過程,但是,當時的育種學家,仍不清楚父本特性會通過授粉傳給下一代。在那時,也有一些二倍體品種演化出四倍體品種來。現(xiàn)代月季的主要品種幾乎都是四倍體。值得注意的是,在連續(xù)開花的一些品種內(nèi),生活力隨著倍性的增加而增加,假如這個知識早被理解,可能會激起期育種學家從二倍體中定向培育四倍體新品種的興趣。
月季原產(chǎn)于中國,有二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相傳神農(nóng)時代就有人把野月季挖回家栽植,漢朝時宮廷花園中已大量栽培,唐朝時更為普遍。由于中國長江流域的氣候條件適于薔薇生長,所以中國古代月季栽培大部分集中在長江流域一帶。中國的六朝南齊(公元497-501年)詩人謝眺有《詠薔薇》詩句描述薔薇花為紅色。而古代月季的栽培,見之記載的則要比薔薇晚二、三左右。宋代宋祁著《益都方物略記》記載:“此花即東方所謂四季花者,翠蔓紅花,屬少霜雪,此花得終歲,十二月輒一開。
那時成都已有栽培月季。明代劉侗著《帝京景物略》中也寫了“長春花”,當時北京豐臺草橋一帶也種月季,供宮廷擺設(shè)。在李時珍(公元1950年)所著的《本草綱目》中有藥用用途的記載,但中國記載栽培月季的文獻早為王象晉(公元1621年)的二如堂《群芳譜》,他在著作中寫到“月季一名‘長春花’,一名‘月月紅’,一名斗雪紅,一名‘勝紅’,一名‘瘦客’。灌生,處處有,人家多栽插之。青莖長蔓,葉小于薔薇,莖與葉都有刺?;ㄓ屑t、白及淡紅三色,逐月開放,四時不絕?;ㄇ~厚瓣,亦薔薇類也?!庇纱丝梢娫诋敃r月季早已普遍栽培,成為處處可見的觀賞花卉了。這比歐洲人從中國引進月季的記載早了月一百六十多年。
———— 認證資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