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漆樹,大木漆,小木漆,山漆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選擇好造林地。漆樹是陽性樹種,喜溫暖濕潤、背風向陽的環(huán)境。因此,漆樹造林地要選在土壤肥沃疏松、水分供應充足且能排水、相對濕度較大的地方。凡是能生長麻櫟、白楊、化香、核桃、杉木等樹木的地方,一般都可以種漆樹。山頂瘠薄地、迎風坡地、低濕地和黏重土壤,不宜種漆樹。
注意栽種方法。種漆樹以晚秋和早春季節(jié)為好, 種前要先整地。要挖大穴栽植,一般大木漆樹每畝可栽80 株, 小木漆樹每畝可栽120~150 株,可以混交栽種。在漆樹幼林地,可以實行林糧或林油間種,提高土地利用率。
加強管理方法。頭幾年,幼林抵抗能力弱,要及時撫育管理,做好松土、除草、施肥、抹芽等工作。漆樹的嫩皮、幼芽,牛羊都喜歡啃吃,因此要嚴禁在幼林地里放牧。
漆樹,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樹的汁液有毒,對生漆過敏者皮膚接觸即引起紅腫、癢痛,誤食引起強烈刺激,如口腔炎、潰瘍、嘔吐、腹瀉,嚴重者可發(fā)生中毒性腎病。我國對于漆樹的栽培,在春秋(公元前景8-5世紀)即已開始,到西漢時代已從事大面積造林。如《史記·貨殖傳》記有“陳夏千畝漆 ……此其人一千戶侯等”。四川漆樹的人工造林雖無史實可考,但從目前殘存的人工栽培的古樹大木推斷,至少在300年前已有人工栽植。從本世紀70年代在川東南地區(qū)飛機播種營造了大片漆林和漆、華山松混交林。同時,還大量營造了人工漆林建設生產基地。生漆生產,正從依賴、利用自然資源向建立人工林商品生產基地方向轉化。
漆樹主要分布于亞洲溫暖濕潤地區(qū),在我國,東經97o~126o,北緯19o~42o之間的廣大區(qū)域都有生長,秦嶺、大巴山、武當山、巫山、武陵山、大婁山、烏蒙山等山脈一帶為集中,是我國漆樹的中心產區(qū)。
漆樹在四川境內分布于東經101o~110o,北緯26o~33o之間。主要集中分布在盆地邊沿的龍門山、米倉山、大巴山、巫山、婁山山地,次為岷山、邛崍山、涼山山地。其集中分布和中心產地亦是全國的集中分布和中心產區(qū)。垂直分布范圍為海拔200~2500m。因品種和地理位置不同而有:大木漆為550~2500m,西部地區(qū)高可達3500m;小木漆為200~2500m,西部地區(qū)高可達2300m。其垂直分布幅度為全國之冠。
漆樹在四川的水平-垂直分布范圍,跨越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常綠闊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地帶,上限可達暗針葉林下段,足見為一適應性較強的落葉闊葉樹種。按品種的主要分布與適生區(qū)來考查,小木漆主要分布并適生于川南地區(qū)信其它盆沿山地的亞熱帶低山常綠闊葉林地帶,其常見伴生樹種有樟、楠、栲及杉木、馬尾松;大木漆主要分布并適生于川東北及川西南山地的常綠和落葉闊葉混交林地帶,其常見伴生樹種有青岡、包石櫟類、樺木、華山松等。根據四川的20多個生漆主產縣的氣象資料,分布區(qū)年平均氣溫在8~17oC,年降水量1000~1600mm,年平均相對濕度70~85%。
注意栽種方法。種漆樹以晚秋和早春季節(jié)為好, 種前要先整地。要挖大穴栽植,一般大木漆樹每畝可栽80 株, 小木漆樹每畝可栽120~150 株,可以混交栽種。在漆樹幼林地,可以實行林糧或林油間種,提高土地利用率。前3 年可以間種一些花生、黃豆、綠豆、蠶豆、油菜等。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肥地,促使漆樹旺盛生長。在停止間種后,要注意鋤草、松土、施肥。這樣,一般在四五年后,漆樹就可以長成,開刀割漆,產量會逐年提高。加強管理方法。頭幾年,幼林抵抗能力弱,要及時撫育管理,做好松土、除草、施肥、抹芽等工作。漆樹的嫩皮、幼芽,牛羊都喜歡啃吃,因此要嚴禁在幼林地里放牧。加強管理方法。頭幾年,幼林抵抗能力弱,要及時撫育管理,做好松土、除草、施肥、抹芽等工作。漆樹的嫩皮、幼芽,牛羊都喜歡啃吃,因此要嚴禁在幼林地里放牧。
漆樹(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 (Stokes) F. A. Barkl.),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錄入的有毒植物,葉子和莖的汁液富含漆酚。對生漆過敏者肌膚觸摸可導致紅腫,出紅疹,瘙癢等表現,誤食導致激烈影響,如口腔炎、潰瘍、嘔吐、拉肚子,嚴重者可發(fā)作中毒性腎病。在本溪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謠:“漆木咬了八木消”。那什么是八木呢?這種灌木植物在本溪有很多的,名字有好幾個:八木條子、馬尿梢子、珍珠梅等。珍珠梅的名字當然是很美的,就連北京的綠化帶里,都有珍珠梅,因為開出的白色花,很像成串的珍珠,便有了這個美名。方法是用珍珠梅的木干來熬水,擦洗患處,效果很好。還有就是使用杉樹的枝葉熬水來擦洗患處。民間治療?。?br />
(1)服用藥物;
(2)涂抹抗組胺軟膏、艾洛松或許爐甘石洗劑;
(3)杉樹皮加上樟樹葉煎成湯洗過敏部位;
(4)可用韭菜烤熱擦患處,或用肥皂水或碳酸氫鈉溶液洗刷;
(5)涂抹蜂蜜。
漆樹在歷史上是主要的鹽運集散地,是自貢通往宜賓的鹽運必經通道。在清咸豐年間,自貢鹽商顏昌英、李振亨在此捐資修路,買通鹽運通道,并修建了一座功德碑“樂善坊”。樂善坊便成了這條鹽馬古道上的一個主要驛站,它的呈現把早記錄“自貢”二字的史籍向前推了60年,對研討清代自貢的鹽運、鹽業(yè)文化、城市發(fā)展史具有的作用,是自貢又一文化符號。 漆樹位于自貢市自流井區(qū)漆樹鄉(xiāng),樂善坊便坐落在漆樹鄉(xiāng)俞沖社區(qū)街道旁,始建于清咸豐元年(1851),是自流井區(qū)現存體量小的牌樓式石碑。解放后,由于漆樹鄉(xiāng)俞沖社區(qū)(漆樹凼)多次城鎮(zhèn)變更,土地產權產生變革,樂善坊所在地被劃為居民住房用地,樂善坊被作為隔墻修建在民居住房內,只余下寶頂留在屋頂外。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期間,樂善坊藏在屋內未被發(fā)明。
繁殖及栽培方法 采種。小隴山林區(qū)漆樹種子于9~10月成熟,成熟的種子外皮呈黃褐色,長期不脫落,9~11月都可采集,以霜降前樹木落葉時采集較好。前期采種,可用鐮刀將果穗采下,切忌損傷小枝,以免影響生漆產量;11月間采種時,則可搖動樹干,就地撿拾落地的種子。采種時應選擇15年生以上的健壯漆做母樹,好分品種采集,分別處理和貯存。采回的果實,先攤晾3~5d,陰干后除去果梗和雜質,然后用磨子或碾子、石臼等擦爛果皮,除去果皮和雜質。所得種子即可裝袋干藏。漆種子處理。一般采種后沙藏至翌年春天播種。因種子外皮含蠟質,播前應先將種子放入70%的草木灰水中(草木灰:水=3:7)或70℃的堿面水中(堿面10g、水25kg)浸泡,待水冷卻后搓去蠟皮,用水沖洗后,再用粗沙將種子搓1~2次。然后用清水漂凈,撈出,后用濕潤的河沙進行層積催芽,至種子裂嘴后播種。
———— 認證資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