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粉彩折枝花卉紋捧盒(一對),尺寸:直徑31厘米,估價:RMB 700,000 ~ 900,000,成交價:RMB 943,000 ,成交時間:2014.11.02,拍賣公司:保利(廈門)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保利廈門2014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款識:“同治年制”四字雙行楷書款。。
在同治朝,青花發(fā)色有的清新明快,但多數(shù)黑褐色劣,而且色料顯得漂浮而不沉著。多見哥釉青花、豆青釉青花等品種。相對而言,光緒朝青花瓷較多見。青料呈色較多,黑褐、淺藍、洋藍都有,尤其是洋藍料已廣泛流行。晚清青花,色調(diào)都有漂浮不定的弊病,因而,紋飾大都不清晰,線條含混,筆觸呆板。光緒期有大量的仿康熙朝的青花器。此類瓷,水平較高,不仔細鑒別,容易上當(dāng)。
眼下拍賣場所見標(biāo)為康熙青花者,有不少實為光緒朝的瓷品,須特別小心。區(qū)別的要領(lǐng)在于:光緒朝瓷雖然呈色逼真,但其釉色較白,青花有漂浮感,胎釉較粗松,足底常見露胎較寬且粗。器底光滑平整,不見康熙朝器器底所常見的點點黑疵和旋痕。器物分量較輕,缺乏康熙朝瓷的那種厚重、沉著、粗獷和古樸之氣。青花渲染雖也有濃淡之分,但層次感肯定不如康熙朝。同樣,光緒朝仿乾隆朝之器,雖也幾可亂真,但從胎釉、發(fā)色和色料的沉著程度小心鑒別,還是可以看出異同的。一般來說,光緒器形制不如乾隆器,胎釉和底足都較差,有的有堆釉感,施彩色澤往往過艷,而細品畫工,水平則肯定是遠遜于乾隆朝器的。以此類推,也可以識別其仿制的其他朝的瓷品。
明清古玩鑒定
面議
產(chǎn)品名:明清佛像
濱州王步瓷板畫款識真品圖片
面議
產(chǎn)品名:王步瓷板畫
景德鎮(zhèn)珠山八友瓷板畫目前市場價格
面議
產(chǎn)品名:珠山八友瓷板畫
康熙青花瓷器交易
面議
產(chǎn)品名:康熙青花瓷器
江西珠山八友瓷板畫目前市場價格
面議
產(chǎn)品名:珠山八友瓷板畫
明清瓷器鑒賞
面議
產(chǎn)品名:瓷器鑒賞
清代瓷器鑒定鑒定
面議
產(chǎn)品名:瓷器鑒賞
明清瓷器鑒定鑒定
面議
產(chǎn)品名:瓷器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