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畫鑒定機構(gòu)
然而,結(jié)合存世古字畫的實際情況,鑒定結(jié)論并非如此簡單。某些有款作品,不是非真即偽,如唐宋時期摹拓、復(fù)制的一些古字畫副本,并非有意作假,而是為保存流傳,這些水平、臨仿逼真的摹本,經(jīng)鑒定雖否定它為真跡,但也不可簡單列入偽品,應(yīng)具體確定其所摹時代,歸入此時代真品之列,這已屬于明是非。而有些無款作品,本身就是有意造假,如明清時期一些地區(qū)性偽作,雖沒有名款,也應(yīng)歸入偽品之列,無必要定時代或作者,這又屬于辨真?zhèn)?。還有一些作品,如代筆畫,款真畫假,或畫作親筆、代筆參差,就既有辨真?zhèn)斡钟忻魇欠堑膯栴}。因此,鑒定字畫不能簡單地一概肯定或否定,應(yīng)將各種狀況一一分辨清楚,揭示其本來面目,方算達到了目的。
字畫鑒定機構(gòu)
“考”就是考證,即借助于畫家傳記、字畫著錄、有關(guān)詩文、
等等文獻,對作品與之關(guān)聯(lián)的某些問題作一番考證,以此來判斷真?zhèn)?。在以下幾種情況下,考證能起一定作用;一是真跡存在甚少的畫家或時代,目鑒缺乏必要的比較條件,而相關(guān)的文獻資料卻比較多,通過考證往往能對鑒定起作用,如唐、五代的諸多作品。二是有條件依靠目鑒的初步來判定,但仍有某些問題存疑,這就需要通過考證來進一步解決。如上海博物館所藏的題為趙孟俯所繪《百尺梧桐軒圖卷》,經(jīng)目鑒,“吳興趙孟俯”款識筆法滯澀,為裁去原款所補添的偽款,但繪畫精雅,當屬元人之作,畫后七位元末名家題詩亦為原跋真跡。然此圖尚有一些問題沒有弄清:本幅無上款,不知圖的主人公是誰?畫、跋俱真,為何要截去原款,補添偽款?傅熹年先生在“元人繪《百尺梧桐軒圖》研究”中對此圖作了進一步考證,使上述問題逐一得到了解決。三是目鑒已解決了真?zhèn)螁栴},倘進一步輔以考證,能使結(jié)論更準確可靠,也不妨作些必要考證。
字畫鑒定機構(gòu)
鑒既需要熟悉真跡,也應(yīng)了解偽品,掌握了歷代偽造書畫的各種花樣和各種類型的偽作,就能根據(jù)不同情況去偽存真,還其本來面目??家\用文獻資料,文獻也有真?zhèn)?、正誤之別,故也要多方比較,去偽糾誤,以準確的史料來輔助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