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艙體的高低壓、自動化等設備的可靠運行,并實現、防塵、防潮、防凝露,預制艙艙體均需要密封。采用硅橡膠或三元乙丙材料制作的密封條,高壓和低壓的進出線電纜孔采用方便于密封的敲落孔,為確保現場電纜連接后的有效密封,預制艙廠家應隨設備配置電纜多徑密封件。
預制艙外殼形狀應不易積塵、積水,艙體頂蓋應有明顯散水坡度,不應小于5%,頂蓋邊沿應設有滴水沿,防止雨水回流進入艙體。艙體制作盡可能少用外露緊固件,以免螺釘穿通外殼使水導入殼內;對穿通外殼的孔,均應采取相應的密封措施,若實在無法避免使用外露緊固件,則選用不銹鋼緊固件,防止緊固件生銹。
艙體外觀色彩大方、協調、無光污染,內部色彩要與艙體內部安裝的電器設備顏色相協調。
預制艙艙體的密封與通風處理
1)艙體密封均需采用硅橡膠或三元乙丙材料制作的密封條,高壓和低壓的進出線電纜孔采用方便于密封的敲落孔,并在艙體內隨機配置敲落孔用密封膠圈。
2)投標廠家應該解決好艙體密封和自動排風的矛盾,排風要進行多道防塵處理,防塵網應方便拆裝和清洗。
3)排風的風機采用進口、命、免維護軸流式風機;風機的數量應滿足排風和除濕的要求。
預制艙二次屏柜布置要求
1)二次屏柜尺寸統(tǒng)一為2260×800×600mm;通信屏柜尺寸統(tǒng)一為2260×600×600mm。
2)屏柜門軸設置在右手側(面對屏柜),柜門打開角度應方便整裝置更換及安裝。二次線纜通道應采用金屬線槽,考慮抗干擾以及防電磁屏蔽措施。
3)屏柜底部預留線纜進出孔,強弱電應分開。艙體進出線電纜為底部鋪設方式時,應布置在防靜電地板與艙體地板之間,并安裝走向槽。預制艙內的一、二次線纜的敷設需有的線纜通道,且相互立、密閉。
4)艙內屏柜外觀統(tǒng)一,屏柜名稱、廠家名稱等標識的位置、字體、高度應全部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