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鑒定的內容:
1、辨?zhèn)危杭磋b定這件古董是真品,還是后代的仿真或偽作。這是鑒定工作的頭步,也是關鍵的一步。例如,一件帶有“大清康熙年制”年款的瓷器,應鑒別出它確是康熙時期制作的瓷器,還是后代仿造的偽品,要仔細識別。
2、斷代:即鑒定古董的制作的時代。例如,龍泉窯瓷器,宋、元、明均有生產(chǎn),要鑒別出它是宋代、還是元代事明代的產(chǎn)品。
3、斷窯口:即鑒定古董的產(chǎn)地,屬于某一窯口的產(chǎn)品。例如,一件印花青釉瓷器,要鑒別它窨是耀州窯制作還是臨汝窯制作、或是其它窯口制作的。
4、評價:即評定這件古董質量的優(yōu)劣,以及藝術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例如,器物是否完整,是否有裂痕、變形等,然后評定其藝術水平如何?經(jīng)濟上值多少錢?對此種種應作出正確的評價。
“保護為主,修舊如舊、小干預”的文物藝術品修復方針,本著科學嚴謹?shù)木?,運用傳統(tǒng)文物修復技術,結合現(xiàn)代新的理念、技術、材料,還原文物藝術品的展示時間,充分展示文物藝術品的價值,為人類社會文明發(fā)展服務。
商品修復可上溯到清中期,宮里太監(jiān)把破損的偷拿出宮,修好了賣出,所用材料有蛋清,蟲膠,糯米湯等等,漸漸的就有了這種行業(yè)。清末,古陶瓷修復技藝已在社會上初步形成,當時主要用蟲膠、樹膠和魚膠作為黏合劑,也有采用鋸釘?shù)霓k法,走街串巷來修補民間一些殘破瓷器。開埠后,這里更是古董商,古陶瓷極易破損的特性催生了一批修復人才,饒鴻發(fā)算是這項技藝的鼻祖。
如何利用防護箱保護古玩瓷器?
古玩瓷器一定要安放在古玩箱內交接換手,遇到多人鑒別欣賞時,切記要小心從古玩箱里取出鑒賞,待一個人欣賞完畢,把瓷器放回到古玩箱內。下一個人再來欣賞時,要小心的再一次從古玩箱里取出,不要兩個人將瓷器直接手遞手的傳接,以防萬一失手。薄胎的器皿,胎薄、質輕、嬌嫩,移動安放時更須小心,從古玩箱中拿出時要雙手捧,忌用單手,尤其是瓶件,底足小、長度高,還有不能放在桌面上或外面的任何地方,怕被風吹倒。帶座、帶蓋的瓶器從古玩箱中取放時應將座、蓋和主體分別單拿單放,不能連蓋帶座一起端,防止移動時脫落打碎。
哪里收藏古董更可靠
1、到古玩店里看
在市場上,有真品,也有很多仿真,如果你想要購買仿真,就非常簡單。但是如果想要收藏真品,還是去古玩店里看看,和老板深入交流,一般每一個店里都有鎮(zhèn)店之寶,是屬于真正的真品。
2、可以去農(nóng)村看看
中國地大物博,很多藏在不同之處,比如要深入研究各大古代皇帝、將軍的歷史背景。找到它的棲身之處就好辦了,現(xiàn)在很多古玩都藏在農(nóng)村,可以去富有年代感的農(nóng)村問問,找一下。
古董鑒定的流程:
觀察包漿:指文物表面由于長時間氧化形成的氧化層,其實就是光澤,專指古物器物經(jīng)過長年久月之后,在表面上形成這樣一層自然的光澤。它滑熟可喜,幽光沉靜,告訴你,這件東西有了年紀,顯露出一種溫存的舊氣。那恰恰是與剛出爐的新貨那種刺目的“賊光”,浮躁的色調,干澀的肌理相對照的。所以但凡是一件老東西肯定是有包漿的,觀察包漿的老氣程度是古董鑒定簡單的一個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