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運到門雙清報稅到門國際物流國際快遞清關模式雙清和單清運輸服務空運到門運輸模式空運快遞到門
歐洲港口VS亞洲港口:誰的增長
一、貨物吞吐量增長情況
亞洲港口
寧波舟山港:2023年貨物吞吐量為13.24億噸,同比增長4.9%。
上海港:2023年貨物吞吐量為5.64億噸,同比增長10%。
其他亞洲港口如新加坡等,也因其區(qū)位優(yōu)勢和低成本的作業(yè)能力,船舶到港量大幅增加。
歐洲港口
雖然歐洲港口在2024年上半年也呈現出恢復態(tài)勢,但部分港口受到能源價格、工業(yè)生產挑戰(zhàn)和地緣政治沖突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吞吐量增長相對有限。
如鹿特丹港,盡管仍是歐洲運輸量大的集裝箱港口,但其2024年上半年的增長率為2.2%,相對較低。
二、集裝箱吞吐量增長情況
亞洲港口
寧波舟山港:2023年集裝箱吞吐量為3530.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5.85%。
上海港:2023年集裝箱吞吐量為4915.8萬TEU(標準箱)。
青島港、北部灣港等也實現了集裝箱吞吐量的顯著增長。
歐洲港口
歐盟前15大集裝箱港口中,雖然部分港口如瓦倫西亞、巴塞羅那等實現了顯著增長,但整體增長情況不如亞洲港口穩(wěn)定。
如比雷埃夫斯港,受到蘇伊士運河運輸量急劇下降的影響,其集裝箱吞吐量大幅下降。
三、港口投資和建設情況
亞洲港口
亞洲港口在投資力度上相對較大,尤其是在東南亞地區(qū),受益于產業(yè)轉移利好和歐亞航線主干道的特殊區(qū)位,港口建設持續(xù)火熱。
中國港口在引導下,也加強了內河、沿海等多個地點的LNG接收站項目等基礎設施建設。
歐洲港口
雖然歐洲港口也在進行基礎設施升級和碼頭改擴建,但整體投資力度和增長速度相對亞洲港口較慢。
歐洲物流運輸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亞洲港口城市在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增長方面普遍快于歐洲港口城市。這主要得益于亞洲地區(qū)經濟的穩(wěn)定增長、國際貿易的活躍以及港口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同時,亞洲港口在投資和建設方面也表現出更強的活力和潛力。
然而,也需要注意到歐洲港口在某些方面仍具有優(yōu)勢,如鹿特丹港等歐洲大港在物流、貿易和金融等多種業(yè)態(tài)的拓展上取得了顯著成效。此外,歐洲港口也在積極應對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貿易政策變化等挑戰(zhàn),努力保持其競爭力和穩(wěn)定性。

亞馬遜FBA入庫費狂漲3倍!是烏龍還是確有其事?
萬眾矚目的年終旺季大促終于拉開了帷幕,這本該是充滿希望與機遇的時刻,然而,對于部分賣家而言,卻仿若晴天霹靂,遭受了始料未及的沉重打擊。01
FBA入庫費暴漲3倍
賣家反饋稱,他們使用 UPS 向 FBA 送貨的費用在一夜之間猛漲了 2 - 3 倍。此次漲價毫無征兆,既沒有提前告知賣家,其漲幅也超出了旺季附加費的正常范圍。
消息傳開后,在賣家群體中引發(fā)了的恐慌。部分賣家坦言,他們已經取消了大量的發(fā)貨計劃,準備等 UPS 費用恢復正常后再作安排。
有賣家稱,原本預計 UPS 費用為 9 美元的貨件,到第二天早上時,費用竟?jié)q到了 27 美元。對于那種 18 - 24 美元的 20x20x20 規(guī)格的盒子,如今價格已經攀升至 54 - 68 美元。
甚至有賣家遇到這樣的情況:原本寄送一箱只需約 25 美元,現在每箱費用卻高達 93.06 美元。
“平時10美元的貨物今天的價格是27美元;
18-24美元的20x20x20盒子現在是54-68美元;
我們這邊使用UPS運送到FBA的費用增加了3倍;
晚上我處理一件貨件,預計UPS費用為9美元。第二天早上發(fā)現漲到了27美元,UPS不可能一夜之間費用上漲3倍;
FBA入庫費用從20美元漲到50美元;
我寄送一箱的費用約為25美元左右,UPS增加到每箱93.06美元;
我們已經取消了很多發(fā)貨,在恢復正常價格之前不會發(fā)貨?!?
這次突如其來的漲價,無疑是給賣家們一記沉重的打擊,畢竟當前正處于備戰(zhàn)黑五網一的關鍵時期,貨物準備工作本就紛繁復雜、任務繁重。
系統(tǒng)反復錯誤,賣家發(fā)貨困難
當賣家們注意到運費異常上漲時,有人向UPS代表詢問,得知額外處理費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但這一上漲被認為是系統(tǒng)錯誤,平臺正在積極處理。
收到反饋后,UPS當天下午修復了系統(tǒng)錯誤,恢復了正常價格。UPS回復:“對于詢問費率上漲的賣家,一項建議是在創(chuàng)建后24小時內取消貨件,這樣就無需支付運輸費用,并且以使用較低的UPS定價重新創(chuàng)建發(fā)貨?!?br />
這一操作也讓賣家們心累,有賣家表示:“取消和重新創(chuàng)建貨件將需要幾個小時的工作,因為早上創(chuàng)建了很多貨件?!边€有賣家稱,取消了23批貨件,返工時間大約為90分鐘,但超額費用超過600美元,所以完成。
然而,就在賣家們忙于取消貨件時,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在運費恢復正常后,第二天早上運費再次回到高位。近幾天,這一錯誤似乎不斷重復,有賣家發(fā)現問題已修復,但仍有賣家受到高運費的影響。
一位賣家無奈地說:“我拒絕以較高的價格發(fā)貨,并嘗試重新發(fā)另一批貨,價格確實下降了,但當我取消發(fā)貨并重新啟動時,系統(tǒng)顯示我仍需支付較高費用,因為已經超過24小時。實際上并沒有超過24小時,只是幾個小時而已,所以我終還是支付了較高的運費?!?br />
被新的錯誤困擾,部分賣家們心態(tài)崩了,有同行發(fā)出質疑:“我的費用上漲三倍,這會吞噬我的利潤!為什么亞馬遜沒有通知我們有關此故障的信息?現在我們被困住了,不知道該怎么辦。我可以先按照這些高的費用發(fā)貨嗎?后續(xù)會得到退款嗎?還是我要停止所有發(fā)貨?”
03旺季繞不開的運費上漲
業(yè)內人士認為,近期費用上漲與UPS有關,UPS似乎在提高運費。一名賣家提到,他使用的預付費退貨標簽價格也在上漲,原本成本為39美元的商品,現在卻被收取67美元,因此決定退出自動退貨標簽。
很多賣家也注意到了UPS近期的退貨費用正在大漲。
一位賣家稱,我們近遇到的大量瘋狂的UPS退貨運費。例如,一個訂單評估的退貨運費為 65.15美元。該產品實際重量只有幾磅,亞馬遜交易詳細信息頁面顯示該產品的“客戶輸入的尺寸”為52磅。我不明白我們的貨物怎么會有如此高的重量,比實際產品重量高出約50磅。
類似的費用問題在其他賣家中也很普遍,UPS的調整費用變得更加頻繁,而UPS和亞馬遜雙方都否認責任。此外,賣家們對FBA入庫配置費也表示擔憂。有賣家發(fā)現,標示為0美元的配置費選項,反而會導致更高的運費。
一位賣家描述了他發(fā)貨的兩批貨物:
批是5個20磅的盒子,總運費為55-60美元,而無配置費的選項卻高達195美元。雖然選擇了0配置費的選項,整體費用似乎反而增加。
第二批是8個39磅的較重物品,其運輸成本與配置費選項相差不大。對此,他對是否能退回多收的費用表示懷疑。
在當前旺季,賣家需密切關注發(fā)貨動態(tài),以避免高額費用的影響。
04旺季物流風險,賣家如何應對?
旺季期間,市場形勢復雜多變,運力緊張、罷工事件時有發(fā)生,貨運公司為應對這些情況,往往會通過增收運費來彌補成本。
像UPS宣布在假日購物季上調兩次旺季附加費,DHL也在9月增收了旺季附加費。這些額外費用的產生,進一步壓縮了賣家的利潤空間,增加了運營成本。
面對旺季物流的重重考驗,賣家們未雨綢繆。
,應優(yōu)化庫存管理。根據銷售數據和市場預測,合理安排備貨數量和時間,避免庫存積壓或缺貨現象。
第二,拓展物流渠道。避免過度依賴單一貨運公司,降低因個別公司問題而導致的物流風險。
第三,選擇信譽良好、服務穩(wěn)定的物流合作伙伴。這樣能確保貨物能夠安全、及時送達。
第四,密切關注市場動態(tài)和貨運公司政策變化,及時調整物流方案,靈活應對各種突發(fā)情況。
此次FBA入庫費暴漲事件猶如一記警鐘,再次凸顯了跨境電商物流風險管控的重要性。
在未來的發(fā)展中,賣家們需不斷提升物流管理的精細化和智能化水平,借助的物流管理系統(tǒng),實時監(jiān)控物流信息,優(yōu)化配送路線,提高倉儲利用效率。從而降低成本、提升物流效率,為客戶提供更的購物體驗。盡管遭遇此次挫折,但旺季大促依然充滿機遇。
賣家們應堅定信心,積極應對挑戰(zhàn),在優(yōu)化物流管理的同時,充分利用旺季的流量紅利,精心策劃營銷活動,努力在這場年終商業(yè)大戰(zhàn)中脫穎而出,實現業(yè)績的新突破。

鄭州—索非亞—列日新航線開通,助力跨境電商物流升級
近日,一架保加利亞指南針貨運航空的全貨機從河南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順利起飛,標志著“鄭州—索非亞—列日”跨境電商全貨機航線正式開通。這一航線的成功開通,不僅為河南與歐洲之間的經貿往來注入了新的活力,也進一步拓寬了我國跨境電商的物流通道。
跨境物流,國際物流,國際物流空運
據悉,此次航班由中大門國際物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大門”)聯合業(yè)務合作伙伴執(zhí)飛。航班在保加利亞索菲亞機場短暫停留后,將繼續(xù)飛往比利時列日。該航線主要運載電子產品及跨境電商貨物,運載量約為86噸,共計4萬余件。根據計劃,該航線將每周執(zhí)飛4班,每周可提供空運運力約360噸。
為確保航線順利開通,鄭州海關提前了解了企業(yè)的運營需求、貨物出口計劃和航線計劃,并制定了個性化的監(jiān)管方案。同時,海關部門還及時辦理了車輛解封、核銷、放行等手續(xù),有效提升了貨物的通關效率,降低了企業(yè)的運營成本。
中大門副總裁李金雨表示:“‘鄭州—索非亞—列日’跨境電商全貨機航線的開通,是我們公司在跨境電商領域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這一航線的開通,將進一步拓寬河南聯通歐洲的空中物流通道,為中歐經貿往來注入新的動能?!?br />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和跨境電商的蓬勃發(fā)展,物流速度已成為跨境電商企業(yè)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之一。此次“鄭州—索非亞—列日”航線的開通,將縮短我國跨境電商貨物運往歐洲的時間,提高物流效率,為跨境電商企業(yè)提供更加便捷、的物流服務。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鄭州機場的國際貨運航線不斷拓展。除了此次開通的“鄭州—索非亞—列日”航線外,鄭州至法國巴黎、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荷蘭阿姆斯特丹等地的國際貨運航線也陸續(xù)開通。這些航線的開通,不僅提升了鄭州機場的貨運能力,也進一步鞏固了鄭州作為我國重要物流樞紐的地位。
未來,隨著更多國際貨運航線的開通和物流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相信鄭州將在跨境電商領域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同時,也將為更多中國商品走向世界提供有力支持,推動我國跨境電商產業(yè)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綜上所述,“鄭州—索非亞—列日”跨境電商全貨機航線的成功開通,不僅為河南與歐洲之間的經貿往來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我國跨境電商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這一航線將成為中歐經貿往來的重要紐帶,為雙方帶來更加緊密的合作和更加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亞歐國際海運運費價格上漲(出貨到歐洲的賣家請注意)
亞洲至歐洲航線的現貨運價小幅上漲,因歐洲托運人開始與航運公司進行合同談判。
隨著現貨利率的上升,分析師們鼓勵托運人不要被11月的總利率上調(GRIs)“嚇到”。
德魯里航運咨詢公司的WCI綜合指數顯示,每周上漲4%,幾乎完全是由于亞洲至北歐和地中海的運費分別上漲了8%和11%。
德魯里的分析師西蒙·希尼警告說,咨詢公司“并沒有預測會出現大幅上漲”,他淡化了漲幅的重要性,稱這“只是一周”,在經歷了14周的下跌之后,漲幅相對較小,而此前14周的跌幅約為50%。
國際海運
全球貨主論壇(Global托運人論壇)主任詹姆斯?胡克姆(James Hookham)對此表示贊同:“我們不應過度解讀一周的數據,我認為這不會改變合同談判。”
Xeneta分析師Peter Sand敦促船運公司在合同談判中保持堅定立場,因為集裝箱航運市場的整體運價趨勢是下行的。
“歐洲船運商可能會被11月初的即期運價上調嚇到,但他們不應如此,” Sand表示
Sand認為這一點很明顯,他補充說:“運營商迫切希望保持現貨市場的上漲,并阻止近期的大幅下跌。很明顯,海運供應鏈仍然存在波動,航運公司將指出紅海沖突的持續(xù)影響,但市場的基本方向是下行的,11月的加息不太可能持續(xù)太久?!?br />
德魯里表示,隨著歐洲進口商陷入合同談判,整體情況顯示,從亞洲到北歐和地中海的平均現貨價格分別從每噸3132美元和3648美元上漲,每噸3296美元,但Heaney指出,這些價格仍比7月份的峰值低50%左右。
Xeneta的數據顯示,自8月底以來,亞洲至北歐和地中海的航線分別增長了55%和49%。
Xeneta還監(jiān)測了合同利率,10月份的新指數下降了5.6%,而海運利率監(jiān)測機構的分類指數顯示,本月亞洲出口下降了7.5%。
Sand表示,現貨和合約價差目前已收窄至389美元,但他補充稱,“對船運商來說重要的是,這是因為短期市場在下跌,而非長期市場在上漲。”
然而,Heaney表示,德魯里認為“合同率將去年。”
亞洲至歐洲航線價格的小幅上漲是由空白航線和季節(jié)性需求變化造成的。Heaney說:“我們聽說,未來幾周的航線都被預訂一空?!?br />
Sand強調的運營商焦慮的根源可以從船舶經紀公司Braemar的船隊數據中看出,船舶訂購數量遠遠超過需求。
Braemar報告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10月份的全球GDP增長數據為3.2%,而美國為2.8%,歐元區(qū)為0.8%。
相比之下,自今年1月以來,船隊增長了8%,從一年前的2697萬teu增長到2981萬teu,而閑置船隊的增長率為0.5%,而去年同期為3.3%。
也許與來年相關的是目前的訂單,目前為796萬teu,一年前的793萬teu,然而,根據Braemar的數據,自今年1月1日以來,已有273萬teu交付。
Xeneta指出,航運公司和他們的客戶都可以采用“令人信服的論據”,承運人指出,運費仍然比一年前的現貨價格高出224%,而托運人將強調當前的軌跡,盡管需求持續(xù)增長,但自7月中旬以來,現貨價格迅速下降。
“對于托運人和承運人來說,這是一個關鍵時刻,因為雙方都不希望通過鎖定過高或過低的長期利率,在2025年受到持續(xù)的市場波動的影響。這就是為什么市場正更多地轉向與指數掛鉤的協(xié)議,在市場發(fā)生重大變動時,這種協(xié)議符合雙方的利益。”

國際海運美東港口將第二次停工(貨主貨代請注意)
十月初,美國東部和墨西哥灣港口罷工三天后結束,未造成全系統(tǒng)癱瘓。托運人反應不一,但部分航運商擔憂1月可能再次罷工。為應對風險,部分船運商采取措施確保貨物安全,包括改道運輸,但面臨其他港口也可能罷工的風險。
十月初,美國東部和墨西哥灣沿岸港口的罷工在持續(xù)三天后宣告結束,這一結果讓業(yè)界普遍松了一口氣。盡管薩凡納等受影響港口仍需一段時間來清理擁堵,但此次罷工并未如人們普遍擔憂的那樣導致全系統(tǒng)癱瘓。
托運人對于此次罷工的反應各異。一些人認為,1月份工會與港口雇主之間的再次對峙不會構成威脅,因為過去幾年美國和加拿大連續(xù)不斷的停工威脅已經讓貨主對此類問題感到厭倦。然而,也有人擔心問題會再次爆發(fā),并可能持續(xù)更長時間,對交通流量造成嚴重影響。
國際海運
貨運代理公司Team Worldwide的國際副總裁Bob Imbriani表示,他們的許多客戶并不太擔心會發(fā)生第二次停工。他指出,如果唐納德·在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中獲勝并重返,他可能會更傾向于干預此類事件。
AIT全球物流公司全球海洋商業(yè)發(fā)展副總裁戴夫·明尼巴赫則指出,每年與農歷新年相關的運輸量激增與潛在的港口對決恰好發(fā)生在同一個時間段,但前往美國東海岸的大部分運輸量并非源自中國,因此這只是一個小問題。
然而,與許多客戶不同,Team Worldwide的高管將1月份的罷工視為主要擔憂。他們正準備就自動化問題展開長期對抗,這可能會導致港口勞動力減少。雇主們表示,他們打算通過減員而不是裁員來解決這個問題,但這可能會讓個別工人面臨的威脅減小,而對工會來說,則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因為工會人數的減少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削弱其地位。
一些航運商預計,一月份的對峙將會持續(xù)更長時間,且更加混亂。利益相關者預計美國東部和墨西哥灣沿岸港口確實會在1月份停工,并且如果再次發(fā)生罷工,恢復工作的時間可能會更長。
為了應對這一潛在風險,一些船運商如Levi Strauss和Newell Brands已采取措施確保其入境貨物的安全,特別是通過西海岸門戶運輸部分(如果不是全部)水路進口貨物。
然而,洛杉磯港執(zhí)行董事吉恩·塞羅卡表示,他沒有聽說有貨主為了應對10月份的罷工而將進口貨物轉移到加州。明尼巴赫則評論說,一些貨主正在積極探索應急措施,例如將貨物改道經加拿大港口。但這種方法也存在風險,因為蒙特利爾等港口也可能面臨罷工。
Imbriani表示,如果放棄東海岸和部分墨西哥灣沿岸港口,那么選擇就不多了。他同時指出,進口商正在努力加快裝運速度以便在停工前調整庫存,這導致今年夏季集裝箱運輸的旺季提前到來。然而,現在并不是增加庫存的佳時機,因為大家都忙于旺季。此外,采取行動的機會也并不大,因為有些船只在水上航行的時間長達30天。

國際海運運價反彈(四大國際海運航線價格均上漲)
運價指數連續(xù)兩周上漲!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于11月1日發(fā)布,指數攀升118.11點至2,303.44點,周漲幅達到5.4%。此次上漲中,四大主要航線均呈現上漲趨勢,特別是遠東到地中海以及遠東到東南亞的運價漲幅超過一成。
具體來看,歐洲和地中海航線分別上漲9.7%和13.78%,而美西和美東航線則分別微漲0.9%和3.12%。貨代業(yè)內人士透露,船公司已通知訂艙價格上調,其中歐線自11月1日起每40尺柜運價上漲約1300-1600美元,至4300-4600美元區(qū)間;而自5日起,美西和美東航線也分別上調約300美元和600美元,每40尺柜運價分別達到4400-4500美元和5000-5100美元。
國際海運
業(yè)界分析指出,當前雖處淡季,貨量平平,但歐洲航線受船公司控艙政策影響,包括空班、減速航行等措施,以及航班疏散回亞洲載貨的策略,加之進入長約簽約旺季,船公司希望通過漲價來穩(wěn)住運價,進而提振現貨市場并拉高長約價格。
對于美線,美西運價基本穩(wěn)定,裝載情況良好,加上船公司對艙位的調節(jié),美西和美東航線運價分別拉漲約300美元和600美元。物流業(yè)界認為,集裝箱船的供需關系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隨著貨量的淡旺季變化而大幅波動。
特別地,歐洲航線即將展開新年度的長約簽約談判,雖然長約比重不大,但被視為新年度運價走勢的指標。目前運價表現已達到穩(wěn)價水平,這將有助于歐洲航線在11月密集議約期進行價格談判。
貨代業(yè)內人士表示,漲價能夠維持多久仍需觀察,但船公司動漲價,短期目標是實現穩(wěn)價。隨著歐洲線進入船貨雙方密集議約期,雙方勢必希望拉大現貨價與長約價的差距,以提高貨主的簽約意愿和長約價格。
此外,市場運價反彈也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物流業(yè)者認為,市場擔憂川普可能當選美國并祭出關稅制裁,導致貨主在11月選舉后提前出貨,使得北美航線處于滿艙狀態(tài),10月底的爆艙情況可能延續(xù)至11月。同時,紅海危機加劇,航運供給持續(xù)緊張,長期推高了運價。
根據新一期運價數據,在大選不安因素激化下,美國線出貨量開始升溫。
遠東到美西運價4826美元/FEU,較期上漲43美元,漲幅0.89%;
遠東到美東運價5258美元/FEU,較期上漲159美元,漲幅達3.11%。
遠東到歐洲運價方面,考慮到11月開始進入傳統(tǒng)淡季,航班數有所調整。但十一長假后需求增加,推動運價反彈。
遠東到歐洲運價達2442美元/TEU,較期上漲216美元,周漲幅9.7%;
遠東到地中海運價2907美元/TEU,較期上漲352美元,漲幅13.77%。
其他航線方面:
波斯灣航線每箱運價1507美元,周漲80美元,漲幅5.61%;
南美線(桑托斯)每箱運價6359美元,周漲74美元,但漲幅微小;
近洋線中,東南亞線(新加坡)每箱運價536美元,周漲72美元,漲幅高達15.52%;而遠東到日本關西、遠東到日本關東運價與期持平,遠東到韓國每TEU運價則較期上漲1美元。